關于芮城縣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55號提案的答復
時間:2023-10-23 信息來源:芮城縣教育局 字體大?。骸尽?span id="mkmgiom" class="Big">大 中 小 】
尊敬的張濤委員:
您好,您提出的《關于探究完善建立我縣“學校家庭社會合力育人機制”的建議》收悉,經研究,現答復如下:
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,發揮著相輔相成、相互支撐、不可或缺的作用,他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,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教育共同體。為了推動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具有時代特征,實現家社教育現代化,整體推進全縣教育可持續發展,芮城縣教育局以創建運城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示范基地為引領,全力打造家校社教育共同體,密切家校社教育聯系,共同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。
一、依托家長學校,提高家庭教育水平。
我縣各級各類學校、幼兒園廣泛建立了家長學?;蚣议L委員會等機構,并建立了家庭教育領導小組,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全年工作計劃,努力做好家長學?;蚣椅瘯ㄔO,強化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“三結合”網絡教育,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宣傳家庭教育對下一代的重要性,定期組織各種類型的家長培訓班,提升家長科學施教的意識、水平和能力,廣泛開展主題鮮明的系列親子活動,讓家長在規范、系統、生動、有趣的活動中,體驗、把握良好的教育方法,加深父母與孩子情感交流,充分利用網絡、媒介、文化陣地、宣傳版面等多種形式、途徑,為家長搭建育人交流的溝通平臺,及時接受家長有關教育方面經驗咨詢,在家長親子關系上調和矛盾,教育方法上排疑解難。有些學校還與社區,村委會等基層組織聯系,組織社區或村鎮開展家庭教育活動,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社會環境。
二、依托全體教師,助力家庭教育提質增效。
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》的頒布為契機,引導家長學法懂法,向家長宣傳科學育人知識、指導家長正確育人方法、密切家校聯合溝通。全縣各學校積極倡導全體教師登門家訪、網絡家訪,幫助學生家長糾正有悖于孩子認知規律、成長規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,豐富家長的家教理論,提高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主動性,引導家長抽出更多時間關注孩子、陪伴孩子,深入孩子的認知世界、學習生活。班級家長會、家長群已成為促進家庭教育的有效平臺,老師和家長,家長與家長,在這個平臺上輕松、積極、主動的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,分享彼此的經驗,同時能夠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、學習狀況和行為表現等,推動家庭教育在和諧、幸福、快樂的氛圍中取得實實在在的互學效果。
三、依托親子共讀,筑牢家庭教育的根基。
家庭教育有各種各樣的形式,而親子共讀一本書已成為增進親子感情、密切親子關系的一種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。孩子看到家長能身體力行地學習、閱讀,那么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將是巨大的深遠的。我們通過學校推薦、線上指導、多元評價、樹立典范等工作方法,扎實推進該項工作,學生和家長閱讀書籍的數量和質量上有了明顯的提高,家長也在此項活動中不但收獲了知識、提升了素質、而且錘煉了育人本領。此項活動受到了廣大家長普遍支持與歡迎,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,讓全社會與書為友、愛上閱讀的社會效益也逐漸顯現出來。
四、依托社會實踐,密切家校共育的溝通聯系。
近年來我縣共榮獲國家級榮譽十多項,特別是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“中國書法之鄉”過程中,我縣各個學校通過家校攜手、共創共建,積極開展由家長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。比如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中,縣城內各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都積極開展“小手拉大手”社會實踐活動,每到周六、周日,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閃現著學生和家長的身影,他們手拿各種勞動工具打掃街巷、撿拾垃圾、清理衛生死角,成為了縣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,七一示范小學還開設了“家長大講堂”課程,一方面邀請各行各業優秀家長代表走進校園,定期為學生上課,內容覆蓋廣泛。另一方面在學生家長的熱情聯系下,學生與家長走進田間地頭、廠礦社區開展勞動教育和志愿者服務等,在生動的社會實踐中,家長與孩子共成長,共進步,取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。
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,家庭教育離不開學校、社會教育的指導和幫助,只有不斷加強家校聯系,織密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的育人網絡,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,每一個孩子就會健康快樂、幸福成長,就會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感謝您對縣政府教育方面工作的關心和支持,并歡迎今后提出更多寶貴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