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44號提案的答復

時間:2024-12-02      信息來源:芮城縣教育體育局      字體大小:【   中  小 】     瀏覽次數:

尊敬的常佩委員:

  您好,你提出的《關于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建議》已收悉,經研究,現答復如下:

  您關注的問題十分重要,您所提出的《關于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建議》和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目標總體一致,雖然近年來我們做了一定的工作,但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。接到您的提案后,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專題研究,決定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:

  一、提高政治站位。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是重點民生工程之一,也是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滿意度的關鍵指標,更是保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教育目標落地的重要舉措。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聚焦減負提質這一核心任務,對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,多措并舉,五育融合,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,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。

  二、明確作業量標準。各學校根據教育局的指導意見,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針對不同年級和學科的作業量標準,確保學生的作業量在合理范圍內,并向學生和家長公示,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。

  三、優化作業內容。通過作業設計專題培訓和作業設計大賽,提高教師作業設計的水平。鼓勵教師精心設計作業,注重作業的質量而非數量,同時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,提倡布置閱讀類和實踐類作業。

  四、加強家校合作。積極通過家長會、家校聯系本等形式,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,共同關注學生的作業負擔問題,形成合力。

  五、強化課后服務。加強課后服務指導,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,推行課后服務“5+2”模式,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課程,提高課后服務的質量。積極開展適合青少年成長的研學活動,組織學生到農村、企業、教育紀念館開闊視野,豐富知識,提升境界。

  六、改革評價機制。嚴格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著力改變以評代管、以考代教、以練代學的傳統發展模式,加強活動類課程考查,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,為學生生動活潑自主發展留下充分的空間。

  七、加大過程監管。教育部門和學校會定期對學生的作業負擔情況進行監測和評估,及時調整實施方案,確保實施效果。

  再次感謝您的提議,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繼續加大作業減負的力度,堅持五育融合,全面發展,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!

  以上答復您是否滿意,如有意見,敬請反饋。

  感謝您對縣政府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,并歡迎您今后提出更多寶貴意見。

打印本頁】 【關閉窗口